夫觉得前线还能抢救一下。
前线,大明的炮击足足持续了半小时才转换目标,罗斯托夫人的大炮也发言了。
此时的战场上空,一艘观察热气球漂浮在罗斯托夫大营的上方。
“发电,阵前东南方坐标371,216。”举着望远镜的观察手把罗军的炮兵位置报告给了地面。
大明炮兵马上转换目标与罗斯托夫人展开炮战,双方也算打的有来有往。
罗斯托夫一直信奉大炮兵主义,所以大炮的数量比大明这边多的多,双方口径对比也相差不大。
不过大明火炮的制造工艺明显比罗斯托夫人强一些,发射药技术也因为徐寅贤突破不少,所以,帝国大炮在射程上拥有优势。
罗军火炮在发射了两轮后就熄火了,直接被帝国炮兵打跑了。
弗里杨诺夫见己方占不到便宜,赶紧命令炮兵向后转移。
口径小的火炮好说,搬动方便,但超过100口径的重炮就不是那么容易转移了。
罗军炮兵不顾危险抢救出了三门重炮,其他全变成了麻花。
要不是之前的行军姿态让罗军把炮弹转移到了马车上,说不定还要殉爆。
此时的弗里杨诺夫只能祈祷前线的步兵坚持久一点,或者图兰萨克骑兵师跑快点支援前线。
没有了对方火炮的干扰,早就严阵以待的明军步兵,在旗手和军官的带领下跃出堑壕。
“永沐皇恩,大明万胜!”
“忠烈祠见。”
“皇帝陛下万岁!”
明军步兵呼喊着各式各样的口号,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,一往无前冲了过来。
“呸呸快起来,明国人来了!”
不知是谁喊了一句,还活着的罗斯托夫士兵挣扎着起身趴在堑壕边。
第49章 接战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